最早有系統的驗證4%提領率這個做法長期成效的是美國的財務規劃師Bengen先生。幾十年來,似乎已經變成退休投資的一種共識。
近年來, FIRE財務運動從美國興起,再擴散到全球各地。其目標之一,就是Retire Early,早退休。
於是開始有些人四十初頭,或甚至三十幾歲就退休。然後,他們一樣採取4%的退休提領策略。
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事情。因為以目前的狀況,一個人在40歲退休,活到90歲,不是機會很小的事。這會需要長達50年的退休生活費。
當初Bengen的研究,說4%的初始提領率很安全,是以30年的退休期間估算的。不是四十年,也不是五十年。
而且他用的是表現相對良好的美國市場股市與債市歷史資料。目前預期報酬恐怕沒有當時那麼好。
現代投資人,假如再採用美國股債搭配,採用4%的初始提領率長期提領,會有如何的成果呢?
Vanguard有篇標題名為Fuel for Fire的研究報告提供很好的說明。
我覺得該報告中,最具警示性的是下方這張圖。
這是以目前Vanguard對未來美國股市與債券的預期報酬,計算股債比50:50,使用4%的初始提領率,成功提領三十年、四十年與五十年以上的機會。
可以看到,即便當年視為相當安全的4%的初始提領率,退休三十年,都有近20%的失敗率。(失敗就是不到30年,錢就花完)。
假如你是Fire族,壽命又特別長,需要50年以上的退休生活費,後果很難看。只有36%可以成功撐到50年以上。
等到七十幾歲,八十幾歲,才發現退休資產不太夠用,當初太早退休了,會成為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。
基金跟ETF的內扣費用對於退休成功率的影響,是這個報告中,另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重點。
只要1%內扣費用,成功退休五十年的機會只剩個位數百分比。換句話說,九成以上會失敗。(100 bp=1%)
這個成果其實相當符合直覺。退休除了你自己從金融資產中提領之外,假如你又使用高成本基金或ETF,譬如台灣常見的全年內扣費用2%以上的股票型基金。你等於是大方的讓資產管理公司同時從你的投資組合中進行”提領”。
你要提領,基金公司也要提領。你的退休資產要多供養一個”人”,這怎會用得長久。
所以,退休投資,非常需要注意投資成本。(資產累積階段也一樣)
除了降低成本之外,Vanguard也有提出其它建議。譬如不要只投資美國市場,要全球分散投資,還有使用動態提領策略。
動態提領的重點是,市場表現不好時,少花一些。市場表現好時,可以多花一點。其實重點是第一項,下跌時少花,就可以相當有效的延長退休提領年限。
這篇文章中有很多重點與圖表,值得關注退休提領議題的朋友詳細閱讀。
重點是,以往投資界定下的,似乎約定俗成的指引,譬如退休時4%提領原則。假如在不瞭解其預設背景的狀況下,就直接使用,可能會帶來不如人意的成果。
早退休再搭配4%提領率,恐怕是個相當大膽的舉動。